【WEC】中國垃圾信息工作網絡簡報第49期——PS發泡餐具專題
中國垃圾信息工作網絡簡 第49期 China Waste Information Network Vol.49 |
新聞速遞——PS發泡餐具14年后獲解禁 |
【解禁新聞】
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了局部調整,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PS發泡塑料餐具。這意味著一次性PS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14年后重獲新生。
【歷史回顧】
2010年8月24日,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長廖正品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發改委最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中,原先被列入“應淘汰的落后產品目錄”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已經不再出現于名單中。“這份征求意見稿如果通過,意味著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將可以正大光明地重返市場。”對此,發泡餐具企業和反對者各陳觀點。
2010年8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召開發布會,宣稱一次性餐具屬于典型的綠色低碳產品。 環保NGO聯合發聲,列出五條關鍵點,反對“解禁一次性發泡餐具”。
綠問第6期 環保組織集體回應“解禁泡沫餐盒”是場鬧劇
泡沫餐盒很難實現對環境無污染,綠色產品的封號是不能自封的,泡沫餐盒回收很難,回收中會產生更大的污染。
【各界爭議】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如今被重新允許進入市場。這一舉動讓人感到不解,有專家從多個方面提出了質疑。爭議集中在解禁條件是否成熟,能否保證安全無毒,能否確保環境友好等方面。
記者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得了一份由塑料企業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公關合同”。合同約定由律所負責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快推動發泡餐具的解禁進程。公關費高達450萬,企業證實協議屬實。
有媒體曝光了一份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企業與北京某律師事務所簽訂合同,主要內容是企業支付數百萬元,雇傭律師事務所與相關部門溝通,加快推動解禁。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周小清說協議確實存在,但否認替企業行賄。
春城晚報,目前對發泡飯盒的產品標準、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條件及回收機制都不成熟完備,如果“解禁”,很可能因為便宜或者飯店免費提供,市民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態,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白色污染”。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中國塑料餐具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李沛生回應稱一次性發泡餐具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不能放微波爐蒸煮。
一次性發泡餐具突然解禁,以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為代表的支持派和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為代表的懷疑派“互掐”,而對消費者最為關心的“一次性發泡餐具到底對人體有無傷害”的問題,兩派專家也各持己見。權威部門應該站出來,統一鑒定,合理制定相應標準,不要再讓消費者猜謎。
雖然專家一直在強調產品原料已經沒有損害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的氟利昂、相關政府部門在起草行業的準入機制、并且會通過強制回收以及綜合處理等方法解決環境問題。我們要看到發泡餐盒的具體制作材料、要看到這個準入機制具體如何操作、更要看到怎樣強制回收?怎樣綜合處理?
關于我們 |
中國垃圾信息工作網絡項目(China Waste Information Network簡稱CWIN),于2009年4月正式啟動,致力于在中國大陸范圍內建立一個關注垃圾議題的工作網絡,以加深公眾和NGO對垃圾管理與環境健康的正確認知,關注中國垃圾焚燒,提倡“零廢棄”生產與生活方式,促進社區垃圾可持續管理為目的,最終推動“零廢棄”在中國的進程。聯系我們:WWW.wuhueco.org wec_wuhu@163.com 中國生活垃圾焚燒信息平臺:http://www.skizzoart.com |
|
附件 | 尺寸 |
---|---|
![]() | 182.01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