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奔跑吧》兄弟團一起關注環衛工人健康
前幾天,浙江衛視《奔跑吧》第三季開播,第 1 期聚焦了“城市垃圾”,節目組設置了垃圾成分識別、垃圾分類游戲、識別臭氣的游戲、參觀杭州市的垃圾處理設施(廚余垃圾處理廠、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光大(杭州)垃圾焚燒廠、餐廚垃圾收運點等)、以及最終的答題挑戰等環節,提高觀眾對城市垃圾的處理、環衛工人的不易以及垃圾分類的認知。
圖:節目截圖
節目最后一個游戲是答題挑戰,通過此關即可為杭州市一萬八千多名環衛工人贏得總保額高達 9 億人民幣的兩份保險。這兩份保險,一份是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額度更高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單人保額從原本的 10 萬提升到 14 萬;另一份是團體意外醫療險,工人意外受傷入院治療產生的醫療費,范圍等同社保。
圖:填埋場工作人員,來源于網絡
當然,最終兄弟團通過“驚險”的答題環節,成功為環衛工人贏得了這 9 億元的保險額。
只是,這兩份保險對環衛工人來說并不夠。
眾多研究表明1,2,3,4,5,6,環衛工人的心血管疾病、肝功能異常、婦科疾病和肺病等的發病率都較常人要高。并且有研究表明,一些污染物讓環衛工人的致癌風險比閾值高出數十倍。那么導致環衛工人健康風險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環衛工人健康風險因素分析
————————————
1. 生活垃圾重金屬
圖:砷鎘汞鉻鉛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和常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7,
-
生活垃圾中的砷(As)、鎘(Cd)、汞(Hg)、鉻(Cr )和 鉛(Pb)等重金屬對街道清掃保潔工人、分類收運工人和填埋處理工人的致癌風險很高,致癌風險指數最高可達安全閾值的 6 倍,主要風險暴露途徑為手-口攝入(非食物途徑);
圖:垃圾分類收運工人,來源于網絡
-
垃圾焚燒處理工人的非致癌風險和致癌風險均很高,非致癌風險和致癌風險指數最高值分別約為安全閾值的 11 倍和 90 倍,主要風險暴露途徑為手-口攝入和呼吸吸入;
圖:焚燒廠飛灰處置車間工人,來源于網絡
-
相同暴露環境下,女環衛工人的非致癌風險和致癌風險概率均略高于男環衛工人。
2. 焚燒廠內二噁英
圖:二噁英結構,來源于網絡
江蘇力維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和蘇州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8,醫療垃圾焚燒廠,生活垃圾焚燒廠,輸液藥品制藥廠,危險廢物焚燒廠,造紙廠等周圍空氣二噁英污染都對工人有潛在致癌風險。
圖:呼吸暴露,來源于網絡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及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我國使用不同類型焚燒爐(爐排爐和循環流化床)的兩個垃圾焚燒廠進行環境空氣采樣及分析9,發現:
-
兩廠區內多數點位二噁英毒性當量濃度均超過 0. 6 pg/m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兩廠內環境空氣中二噁英毒性當量濃度均值分別為 0. 604 pg/m3 和 0. 837 pg/m3,均處于較高毒性水平。
-
兩廠廠內二噁英個體平均呼吸暴露量分別為 0. 34 pg/ ( kg·d) 和 0. 29 pg/( kg·d),遠高于其他焚燒廠周邊的暴露水平,且女性的暴露水平普遍高于男性的暴露水平。
-
無論是從環境空氣中二噁英毒性當量濃度,還是呼吸暴露風險評估的結果來看,焚燒廠廠區內的宿舍區和主廠房焚燒爐后都是“高風險區域”。
3. 大氣環境污染
吉大附中實驗學校的孫基誠研究發現10,受大氣環境污染的影響,環衛工人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電圖異常的檢出率都明顯高于普通居民,肺功能各項指標均比普通居民差。
圖:霧霾,來源于網絡
蘭州大學的喬明利現11蘭州市交通環境不同時期 PM2.5 中錳(Mn)對交警和環衛工人存在非致癌風險,采暖期 PM2.5 中鉻(Cr)對環衛工人存在非致癌風險;不同時期 PM2.5 中鉻(Cr)對環衛工人和非采暖期 PM2.5 中鉻(Cr)對交警產生致癌風險。
圖:街道清掃工人,來源于網絡
4. 細菌
圖:肺炎雙球菌,來源于網絡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的研究人員現12,13調查了北京市垃圾轉運場、醫院內垃圾站、平房居民垃圾站、樓旁居民垃圾站、清潔車輛修配廠等各種環衛工人作業環境的空氣細菌污染狀況。結果表明環衛工人作業環境的空氣細菌污染是嚴重的(>4000個/m3)。大多以春季空氣細菌數最高,垃圾轉運場夏季細菌數最高,醫院內垃圾站四季中無明顯差異。溶血菌的檢出率環衛工人高于對照人群,相差非常顯著;并從環衛工人鼻粘膜分離出了致病的肺炎雙球菌和大量存在于外環境中的蠟樣芽孢桿菌。表明環衛作業環境對環衛工人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
關愛環衛工人健康
——————————
沒有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就沒有我們衛生舒適的居住環境,而他們的身體卻經受著比普通人更高的患病和患癌風險。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了社會的良性運轉,我們有必要采取行動,降低他們的健康風險,提高他們的健康保障。
1. 改善工作環境
以焚燒廠為例,焚燒產生的二噁英可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焚燒廠應當改良技術,減少二噁英的排放。焚燒產生的飛灰富含重金屬和二噁英,焚燒廠應當改進飛灰處置的工藝,避免工人直接接觸。
環境空氣質量的整體改善也有利于環衛工人的健康。
2. 做好個人防護
生活垃圾的各物質流環節,直接接觸生活垃圾的環衛工人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特別是避免手直接接觸到垃圾,如果觸碰到垃圾要及時清洗;焚燒廠的垃圾處理工人,特別是工作在一線的垃圾焚燒工人,一定要做好更嚴格的保護,工作時需要配戴密封性較好的手套和面罩,避免接觸爐渣和飛灰,防止空氣中的重金屬和二噁英通過呼吸進入人體。
除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外,減少工人在工廠的停留時間以及改變焚燒模式也是降低健康風險的有效手段。
3. 對環衛工人進行健康教育,定期體檢,指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4. 建立更全面的健康社會保障制度。
5. 如果以上幾點你無能為力,那就盡到一個普通公民的責任吧!
減少垃圾的產生(比如少叫些外賣、只買自己需要的、不浪費食物等),垃圾分類投放(至少把廚余垃圾分出來),把尖銳的物品包好后再丟棄,把垃圾丟在垃圾桶內……
這些小小的舉動,不僅能改善自己的環境,也關愛了默默付出的環衛工人。
明天就是五一勞動節了,在此也祝愿天下所有環衛工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胡軍,黃曉睿,劉小毓,李東平.廣州市天河區環衛工人體檢資料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6(07):523-524.
2. 藍鳳楊.本城區環衛工人健康體檢結果與健康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0):177-178.
3. 李雪峰,陸思偉,李立,凌世一.合肥市經開區環衛工人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安徽醫藥,2014,18(08):1508-1510.
4. 張玉東,陶維玉,朱巖平,黃橙白,樓婭莉.樂清市柳市區297位環衛工人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04):443-444.
5. 楊鴻捷,李茜,何岸柳,廖培曦.成都市成華區環衛工人體檢胸部X線片影像學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2):1887-1889.
6. 張麗江,林海燕,廉麗芳,薛陽,張亮,劉軍,俞文蘭.烏魯木齊市某區環衛工人心血管疾病調查及分層分析[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8,44(04):291-293.
7. 唐志華,呼和濤力,劉敏茹,尹華,郭華芳,熊祖鴻,陳勇.生活垃圾重金屬對環衛工人身體健康影響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19,39(03):1278-1288.
8. Sun J, Tang J, Chen Z,et al. PCDD/Fs profile in ambient air of different types factories and humanhealth risk assessment in Suzhou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J]. AtmosphericPollution Research, 2016.
9. 杜國勇,汪倩,張姝琳,張素坤,等. 垃圾焚燒廠區二噁英污染及廠區工人呼吸暴露評估篇[J]. 環境科學, 2017, 38(6):2280-2286.
10. 孫基誠.2016—2017年大氣環境污染對戶外環衛工人身心健康影響的統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0):182-183.
11. 喬明利. 蘭州市交通環境細顆粒物和路面積塵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風險評價[D].蘭州大學,2018.
12. 周淑玉,劉東,趙振剛,范有林.環衛工人鼻粘膜細菌檢出率調查研究[J].衛生研究,1989(05):18-19+55.
13. 周淑玉,劉東,趙振剛,范有林.北京市環衛工人作業環境空氣細菌污染調查[J].衛生研究,1989(04):23-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