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指望用焚燒來解決塑料問題嗎?
垃圾焚燒(此處指的是在焚燒廠內進行的焚燒)排放的煙氣中含有重金屬(汞、鉛、鎘和汞等)、有機化合物(二噁英,多氯聯苯,六氯苯、多氯萘、多環芳烴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以及酸性氣體(包括二氧化硫和氯化氫)、顆粒物(灰塵和砂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數百種有毒有害物質。 圖:生活垃圾焚燒廠煙道氣能監測到的揮發性有機物 煙氣、飛灰和爐渣中的有毒污染物能夠傳播很遠的距離,并沉積在土壤和水中,然后在食物鏈上的動植物組織中累積,最終進入人體。 2013年毒物觀察(ToxicoWatch)的一項研究發現,位于焚燒廠附近的庭院的雞產下的蛋中含有高濃度的二噁英。 圖:荷蘭REC焚燒廠附近的雞蛋二噁英含量(紅色為超標) 露天焚燒的定義是焚燒不需要的可燃物質,如紙張、木材、塑料、紡織品、橡膠、廢油和其他堆放于大自然或露天垃圾場的碎片,這里的污染物被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露天焚燒還可涉及缺乏排放控制的焚化設備,比如火爐。 焚燒只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變塑料為燃料市場一直在增長,不少企業都嘗試發展商業規模的固體生活垃圾氣化業務。到目前為止,由于操作經驗不足、成本高、缺乏資金和環境問題,這些嘗試通常延遲多年并高調地失敗。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固體生活垃圾熱解的熱力學可行性值得懷疑,該技術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它尚未被證明是一種可持續的廢棄物處理技術和能源。